您现在的位置是: < 首页 <>> 社团活动
离退休工作处
社团活动
  • 古意隶书——初见邓石如——新学期书法沙龙线下活动纪实
  •  


    立夏时节,疫霾过去,我们书法沙龙的老师们欢聚一堂,聆听毕可鹰老师给我们讲授“古意隶书”新篇。

    这次活动采取的是线上线下同时进行的方式。有十几位老师来到昌平活动中心当面聆听毕老师讲授,同时在腾讯会议上也有十几位老师线上同步参加活动。是沙龙近两年参加活动人数最多的一次。离退休工作处贾彤副处长和社团中心谢冲老师给予了技术上的支持和帮助。贾彤老师代表离退休处讲了话。

    近两年随着沙龙群学习的深入,沙龙的老师们对隶书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喜好,有些老师还临习了一些名家碑帖。毕老师本人也在研究汉隶史晨碑,以及清代邓石如、伊秉绶隶书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古隶书”风格。其作品大气、舒展、美观。在沙龙群里展示后,受到大家的青睐和好评。因此大家对毕老师这次的《古意隶书》讲座非常期待。



    毕老师首先给我们阐释了隶书从小篆的起源过程,石门颂、史晨碑、曹全碑,乙瑛碑、张迁碑等隶书史上重要碑帖的特点和书家风格。重点讲述了邓石如对东汉隶书的传承发展。邓石如之所以达到了隶书的顶峰,是他全面继承了东汉八分书尤其是汉碑的精华,把各碑帖的特点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的创新。邓石如的隶书,由篆入隶,其隶书古茂浑朴,遒劲多姿。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书写特色。毕老师的讲授使大家对隶书发展历史更加清晰了,对学习邓石如隶书有了初步的认识。

    毕老师精心制作了课件,并把自己近期的隶书作品十余幅带到现场让大家学习,同时还现场示范了邓石如隶书的基本笔画。


     


    除此之外,课堂上,毕老师还结合自身演奏乐器和书写的经历,讲解了音乐和书法的关系,音乐的节奏和书写的笔画起、顿、行的相融互动。向大家讲述了艺术的相通交融以及艺术的传承发展对推动社会文化进步的作用。


     


    这次活动中大家还提交了楷、隶、行、篆等不同书体的作业三十余件,有临帖、有集字还有创作。毕老师点评了大家的作业,肯定了大家克服疫情带来的身体和生活上的困难,勤奋刻苦书写临帖,成效显著。尤其是临帖的准确度有了很大的提高,说明老师们认真读帖,仔细看帖了。同时,学习至今,大家基本掌握了作品的章法和布局的要领。


     


    最后,贾彤副处长做了总结。他说到书法沙龙的老师们在疫情中坚持不懈的努力,对书画的爱好、执念非常值得赞扬。我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为,使我们的晚年生活更有意义。毕老师集各家之大成,其“古隶书”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的思想。把书法这一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同时也给沙龙老师们提出了希望,希望老师们今后尝试着用“笔会”的形式进行现场交流,促进我们书法水平的提高。

    两个多小时的活动大家意犹未尽,收获颇丰。大家在群里纷纷畅谈体会感想。沙龙成立四年来,有三年都是在和疫情的抗争中度过。面对大疫大灾,大家调整心态,居家不停笔,潜心临习。群里的交流互动从未停止。大家跟着毕老师的“每日一字”练习基本笔画和字体的结构,促进了基本功的扎实稳固。尤其是通过临帖,锻炼了大家的“眼力”、“脑力”、“手力”,使大家用心、用笔去体会“古人的挥运之时”,洞悉到“作品产生的环境气场”。

    近一年多来,书法沙龙老师还用所学参加了离退休处组织的书画活动,在七一、校庆、写金句、重阳节、迎新年等活动中,提交作品近百件。这种书法实践活动,不仅促进了大家书写水平的提高,也使大家认识到,“书法不仅仅是书斋里的陶然自乐,也要因时而书、因事而为”。“书以载道”是书法史的传统,也是书法爱好者的社会责任。

    “学无止境”——我们还要继续努力,争取不断地进步!

     




    文字:王雁异

    图片:王雁异、谢冲

    审核:贾彤